2022-12-30 14:11来源:东方财富 阅读量:17446
加快自主可控种源的研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日前,从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的扬麦30,34,39生产试验场传来消息江苏省何丽霞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的长江中下游冬麦区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培育项目,经过多年协作攻关,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培育出抗病,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在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种植面积占50%以上
长江中下游小麦种植面积约3900万亩,占全国的11.4%,总产量1400万吨,约占全国的11%江苏省何丽霞农业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高德荣研究员说,这个麦区是中国唯一的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适宜发展优质弱筋小麦但多年来,赤霉病在生产上造成严重危害,不仅造成粮食严重减产,也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绿色生产其中,小麦赤霉病流行年份可使小麦减产30%~60%,甚至造成绝收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何丽霞农业研究所研究员程顺和介绍,抗性,产量,品质多为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生产中很多品种呈现高产不抗病,优质不高产的现象因此,加快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选育,对保证小麦的优质高产,促进我国新型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所提出综合性状协调的观点,集中攻关,先后选育出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好的扬麦系列品种其中,扬麦5和158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最近几年来,该所以抗赤霉病和高产相结合为基础,通过分析品质,产量,抗性等目标性状的分子控制网络,建立了优质,绿色,高产,多性状的精准分子育种技术体系,提出了实现抗赤霉病和产量协同改良的技术方案,制定了不同育种世代的品质检测指标和选择标准,明确了育种亲本选择原则,创新了高效弱筋小麦育种技术体系等,从源头上加速了赤霉病危害的解决和弱筋小麦品质的改良
同时,通过牵头实施长江中下游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培育项目,与长江中下游育种科研院所合作,进行长江中下游攻关,加强育种材料和方法的交流与共享, 并利用各自优势和自然条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联合开展新品系示范种植,不断攻克赤霉病,白粉病抗性,种质材料质量等关键问题。
根据消息显示,扬麦系列新品种正在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中,扬麦25在江苏已累计推广面积532.5万亩,成为江苏省第二大红皮小麦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验收专家组组长,扬州大学农学院郭文山教授介绍,专家组参照国家《江苏省东台市粮食高产创建测产办法》,对指定地块进行了实际生产验收结果表明,扬麦39亩中强筋小麦产量为788.9公斤,扬麦30亩弱筋小麦产量为739.4公斤,扬麦34亩中筋小麦产量为750公斤
有关专家认为,这些新产品实现了高产高效,将成为长江中下游主产区的主要改良品种,引领小麦生产向高端,绿色,优质产品方向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